名義價格
名義價格(nominal prices)以某些貨幣表示的,未經過通貨膨脹的調整的價格,為了修正通貨膨脹影響,經濟學家們區(qū)分了名義價格(以貨幣計值的價格)和實際價格(以對商品和勞務的購買力計值的價格)。實際價格(real prices)經通貨膨脹修正后的價格。名義價格,就是現(xiàn)實的價格,與實際價格相對。也就是不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價格。
舉例說如果10年前雞蛋1毛錢一個,十年后的今天雞蛋5毛錢一個,那么名義價格分別是1毛錢和5毛錢。但是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因素,十年來如果我國的物價指數(shù)CPI上升了5倍,也就是說十年前用一元錢就能買到的東西現(xiàn)在要花5元錢,那么事實上雞蛋的價格還是維持原來的水平,也就是說實際價格不變。
名義價格與真實價格的區(qū)別:就商品與勞動說,真實價格與名義價格的區(qū)別,不僅僅是純理論問題,在實用上,也非常重要。同一真實價格的價值,往往相等;但同一名義價格的價值,卻往往因金銀價值變動而產生極大的差異。所以,假設一個人,要以永久租佃為條件而售賣地產,如果他真要使地租的價值永久不變,那就不可把地租定為一定數(shù)額的貨幣。一定數(shù)額的貨幣的價值難免有兩種變動:
第一,由于同一名稱鑄幣各時代所含不同金銀分量而產生的變動;
第二,由于同一分量金銀價值各時代各不相同而產生的變動。
名義價格粘性,在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包括兩個環(huán)節(jié),第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是貨幣供給作用于總需求,第二個環(huán)節(jié)是總需求作用于產出。在第二個環(huán)節(jié)中,需求的變化能否引起產出的調整取決于名義粘性的存在性及其強弱。名義粘性包括工資粘性和價格粘性,而價格粘性又分為名義價格粘性和實際價格粘性。
名義價格粘性論包括:1、菜單成本論,菜單成本論又稱有成本的價格調整理論。該理論是通過調整價格的實際成本或風險成本來說明價格粘性。早期菜單成本論從格調整的實際成本出發(fā)解釋價格粘性和經濟周期。菜單成本論的代表性理論為:菜單成本、經濟周期論和實際剛性和貨幣非中性論等。2、交錯調整價格論,交錯調整價格論認為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中,廠商為了實現(xiàn)利潤最大化,通常采用交錯而不是同步方式調整價格。